您好,欢迎进入哈尔滨市服务贸易和服务外包行业协会!

黑龙江省服务贸易协会

黑龙江发布2018年商务工作“路线图”

来源:      发布时间:2017-12-29

2018年黑龙江商务将围绕发挥消费基础性作用,保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稳定增长发力,发展思路清晰可见。

 

  一是推进市场体系建设。按照黑龙江省“繁荣市场,促进主体生成”要求,落实中观层面农林批发市场建设部署,深度挖掘木耳、白瓜子、水产等23个重点专业批发市场增长潜力(壮大存量)。跟踪推进北药产业园、黑龙江大豆交易中心、五常大米交易中心、华南城杂粮交易中心等10个重点市场项目。

 

  二是推进传统零售业转型。贯彻落实《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推动实体零售创新转型的实施意见》。选择50家大中型实体零售企业作为转型升级示范典型。创新业态和模式,积极探索体验式、定制化、社交化等新型商业模式,推动线上线下融合发展。

 

  三是推动商贸物流业发展。重点推进在建94个亿元以上商贸物流项目建设。推进齐齐哈尔、牡丹江两个城市和8个企业农产品冷链流通标准化试点工作,争取商务部支持黑龙江省为2018年国家农产品冷链物流示范试点省份。推进物流园区化、智能化,破除物流痛点、难点,推动流通降本增效。

 

  四是加强内贸统计监测工作。强化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统计监测工作,与统计、工商、税务、供销等部门密切配合,在限上企业培育、数据采集、信息共享等方面加强合作,确保应统尽统。推进电子商务等新业态、新模式纳统工作。加强市场运行监测,在政策、资金上加大支持力度。建议借鉴其它省份做法,建立全省促消费和统计监测专项资金。

 

  五是加强市场监管。全面落实黑龙江省政府放管服部署,加强内贸领域事中事后监管,推广大庆综合执法试点经验,全面推进“双随机一公开”执法检查,规范商务行政执法工作。继续巩固成品油整治、大宗商品现货交易、二手车交易等专项治理成果,规范市场秩序、营造营商环境。六是推进供应链创新与应用。以哈尔滨供应链创新与应用示范试点城市为引领,以“中央厨房”建设为载体,推动全省供应链创新与应用。

 

  扩大招商引资规模

 

  一是抓好政策支持。贯彻落实黑龙江省委十二届二次全会“关于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,推动优势产业利用外资,扩大利用外资规模”的部署,落实即将出台的《黑龙江省进一步加强吸引外资工作的若干意见》,提高该省招商引资质量和竞争力。

 

  二是抓好深化改革。进一步“放管服”改革,全面实行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,用好外商投资企业“双随机一公开”检查等手段,做好外商投资企业事中事后监管工作。

 

  三是抓好重大活动。围绕“三篇大文章”“五头五尾”等重点领域和“五个要发展”的重要路径,依托“一窗四区”,面向港澳台、欧美、澳新、日韩等国家和地区以及长三角、珠三角、京津冀等重点省市开展专业化招商引资活动。

 

  四是抓好跟踪服务。梳理近3年外商投资情况,了解企业设立后项目落地实际情况,跟踪外资实际到位状况,帮助企业协调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。

 

  推进电商快速发展

 

2018年,黑龙江省电子商务交易额突破2800亿元,同比增长%;网络零售额突破300亿元,同比增长%。

 

  一是培育壮大电子商务平台主体。推动自建优势产品电商平台建设,密切跟进已建成平台运营推广工作。着力培育壮大一批电子商务平台上规模。

 

  二是打造电商产业园区载体。孵化、新建一批电商主体。力争每个县、市、区至少建成一个电子商务产业园区,形成覆盖黑龙江省的电子商务产业园区网络。推动哈尔滨、大庆等2个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城市建设,推进哈尔滨、大庆、牡丹江、绥芬河等4个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基地建设。

 

  三是发展农村电子商务。发挥“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项目”引领作用,完善县级电子商务运营服务体系建设。推进电商精准扶贫,完善贫困地区农村物流配送网络,加快建设电商扶贫示范村、示范店建设。

 

  四是加快发展对俄跨境电子商务。复制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建设经验。整合跨境电商物流、海外仓、营销渠道等方面资源,进一步释放黑龙江省对俄大通道优势潜力。

 

  五是加强电商培训工作。组织开展多层次、多渠道、多方式的电子商务培训工作,制定网上开店操作流程,加大普及推广力度,对黑龙江省各级商务干部和电商企业开展轮训。

 

  积极融入“一带一路”建设

 

  一方面,全力打造向北开放窗口。以对俄全方位交流合作带动经贸合作。优化对俄贸易结构,扩大对俄高技术含量和较强市场竞争力的产品出口;扩大原油、木材、纸浆、铁矿石、化肥等资源性产品进口规模,推动利用俄进口资源性产品并形成加工贸易。搭建对俄贸易平台,以第五届中俄博览会为重点,积极组织黑龙江省企业参加在莫斯科、新西伯利亚、以及远东地区举办的重点展销、展洽活动,为企业搭建对俄贸易平台。推进境外园区建设,制定境外园区发展规划,推动18个境外园区提档升级,支持境外园区与境内国家级开发区、边境经济合作区、综合保税区等开展互动对接,共同打造跨境产业链条。推动对俄投资合作,重点推进100个对俄投资项目进程,支持境外投资企业扩大木材、粮食、大豆等产品回运规模。发挥中俄友好和平与发展委员会地方理事会机制作用,强化与俄地方政府和经济部门合作机制建设。

 

  另一方面,推进“四个区”建设。全面启动自贸试验区、跨境经济合作区、物流枢纽区规划制定工作,落实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规划。

 

  一是推进黑龙江自贸试验区建设。协调推进落实自贸试验区经验复制推广的组织实施工作。及时掌握国家有关部门对自贸试验区的申办动向,及时启动申办工作。

 

  二是推进绥芬河—东宁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建设。在绥芬河—东宁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建设取得重大进展的基础上,支持黑河、同江、抚远等沿边地区对接落实省政府支持绥芬河—东宁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建设的若干政策。

 

  三是推进跨境经济合作区建设。先期重点推进黑河跨境经济合作区建设。配合黑河市做好跨境经济合作区具体问题研究和论证工作。

 

  四是推进面向欧亚物流枢纽区建设。按照“东出西联,南北贯通”的总体部署,推进哈欧、哈俄、哈白班列和哈绥符釜陆海联运通道常态化运行。强化与“一带一路”沿线国家物流合作,推进该省内物流企业采取跨国并购、合资合作等方式,参与境外物流园区建设。

 

  抓出口服务保外贸增长

 

  一是出台政策措施。出台支持对外贸易增长的政策措施,加大对地产品出口、资源能源产品进口、外贸新业态、信用保险、出口退税、参会参展等方面的支持力度。

 

  二是扩大地产品出口。支持企业开展境外商标专利注册、国际标准认证和产品认证。与国际采购商、经销商的合作,重点推动绿色食品、机电装备、汽车、建筑材料、亚麻纺织等地产品出口。

 

  三是扩大进口规模。积极组织黑龙江省企业参加全国首届进口博览会,增加进口产品种类,扩大进口商品渠道,重点扩大高新技术产品、一般消费品进口。

 

  四是培育对外贸易新业态。支持哈尔滨华南城开展市场采购贸易方式试点争取工作,推动黑龙江省边境旅游贸易购物纳入市场采购贸易试点,支持绥芬河国林木业试点外贸综服服务企业。

 

  五是拓展国际市场。加强与“一带一路”沿线国家联系,做好沿线国家市场需求调研。深入拓展欧美、日韩、港澳台等传统市场。支持企业在境外设立黑龙江省名优商品展示中心和商务代表处。

 

  六是壮大对外贸易主体。梳理黑龙江全省外贸百强企业,建立重点企业联系制度,重点了解企业运行状况、进出口计划、合同执行情况,采取一企一策指导和服务企业,开展外向型产销业务。

 

  七是推动服务贸易创新发展。推动哈尔滨新区服务贸易试点,总结出可复制推行的服务贸易发展经验。支持服务贸易园区完善公共服务功能。(张卓敏)

来源:国际商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