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好,欢迎进入哈尔滨市服务贸易和服务外包行业协会!

黑龙江省服务贸易协会

『数字』2020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达到39.2万亿元

来源:      发布时间:2021-05-07

数据来源: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  制图:方正梁


日前,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发布《中国数字经济发展白皮书》(以下简称《白皮书》),《白皮书》显示,数字经济在逆势中加速腾飞,2020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达到39.2万亿元,较上年增加3.3万亿元,占GDP比重为38.6%,占比同比提升2.4个百分点,有效支撑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。


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持续推进,叠加疫情因素影响,数字经济已成为当前最具活力、最具创新力、辐射最广泛的经济形态,成为国民经济的核心增长极之一。《白皮书》指出,数字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愈发突出,2002年至2020年我国数字经济占GDP比重由10.0%提升至38.6%。


在全球经济增长乏力甚至衰退的背景下,数字经济持续保持高速增长,《白皮书》显示,2020年增速达9.7%,远高于同期GDP名义增速约6.7个百分点,是同期GDP名义增速的3倍多,成为稳定经济增长的关键动力。具体来看,产业数字化对数字经济的主导地位进一步巩固,2020年我国数字产业化规模达7.5万亿元,占数字经济比重为19.1%,占GDP比重为7.3%;产业数字化规模达31.7万亿元,占数字经济比重达80.9%,占GDP比重为31.2%,为数字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强劲动力。


“疫情是一堂生动的数字化培训课,也是强劲的数字化加速器。”《白皮书》指出,在线办公、在线视频、网络视频等数字化新业态新模式在疫情倒逼下不断涌现,大量企业利用大数据、工业互联网等加强供需精准对接、高效生产和统筹调配。三次产业数字化发展深入推进,2020年,我国服务业、工业、农业数字经济占行业增加值比重分别为40.7%、21.0%和8.9%,产业数字化转型提速,融合发展向深层次演进。


各地数字经济加速发展。从总量来看,2020年有13个省份数字经济规模超过1万亿元;从占比来看,北京、上海数字经济占GDP比重全国领先;从增速来看,贵州、重庆、福建数字经济增速位列前三名。各地数字经济发展整体呈现高中低梯度分布特征,各地在自身数字经济跃升式发展的同时,不断辐射带动周边区域,形成极核、点轴、多极网络等典型模式。


具体来看,数字经济高梯度地区全面布局数字经济发展,数字经济处于领先地位,如北京市成为全国数字产业化的制高地和产业数字化方案输出地;广东以数字经济产业集群为依托打造科创中心。数字经济中梯度地区则通过引进和承接高梯度地区数字产业,推动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,如重庆市依托汽车产业优势成为车联网的先导区;辽宁省朝阳市承接京津冀产业转移,建设与京津冀协同共享的远程办公等。数字经济低梯度地区依托自身区位特色,融入中高梯度地区产业链,如甘肃省发挥能源和算力资源优势,推进“东数西算”区域试点。


(来源:人民邮电报)

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